2016年12月9日,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座谈会在武汉召开,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王泽林处长、吕奔副处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王志华秘书长、侯雪松副秘书长,湖北省环保厅,42家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负责人等1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上,王泽林处长就工程技术中心“十二五”建设与管理成效,“十三五”建设思路和要求做了专题报告。工业烟气、膜生物反应器与污水资源化、监测仪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信息化与处置、有色金属工业污染控制、石油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等6家中心做典型经验交流。
海湾环境副总经理、中心主任杨磊,就石油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的目标和主要任务、2015年批准建设以来开展的主要工作和中心未来展望跟与会代表做了分享。
自1999年环境保护部启动工程技术中心建设以来,共组织建成了42个工程技术中心,其中25个中心通过了验收并授牌,17个中心通过了审查正在建设中。这些中心在环境科学技术开发,环境保护产业化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成果丰硕。
“十二五”以来,工程技术中心承担国家863、支撑、重点研发计划等258项,累计研发投入33亿元,授权发明专利933项,实用新型781项;获得国家奖励10项,省部级奖励220多项。工程技术中心能力建设不断加强,培养了一批工程技术人才,成为我国环境领域培养和造就人才的基地。此外,牵头或参与国家行业标准、规范160项,污染防治政策38项,工程技术规范177项,环境技术发展报告80多个。通过这些工作,工程技术中心已成为我国环境创新、标准、管理体系的中坚力量。
42家工程技术中心专业覆盖面广,已基本涵盖了水、大气、土壤、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监测与事故应急、放射性污染防治等多个领域。“十三五”期间,环境保护部将按照“严格控制增加,有效盘活存量,加大扶持力度,有效加强管理”的原则,通过加强对现有中心的绩效考核、提供更多的服务和支撑,不断提升中心的能力,使中心成为国家环境科技基础和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环境管理、监督和决策提供支持和服务。
返回